按分类浏览
 
 

让学习变成一件热血的事——凉善公益志愿者老师支教日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4  浏览次数:1140
核心提示:他们很懂事,他们很勤劳,他们很爱学习等等有很多关于他们的光环。然而他们其实只是一群在普通不过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良好
        他们很懂事,他们很勤劳,他们很爱学习等等有很多关于他们的光环。然而他们其实只是一群在普通不过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良好的教育,通过良好的教育成长为具有懂事、勤劳、爱学习等优良品质的好孩子。

        教育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的,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总结理论再以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如此往复循环,循序渐进。这里分享一种通过实践总结的有目的的正面培养人的教育管理方式——学分制。


『定义』

        学分制是有目的的正面引导学生德、智、音、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科学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执行标准是正面引导。

        学分制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主要管理者是老师,学校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是管理的媒介。

        学生指的是长年生活在大山里具有孩子特性且相对缺乏常识的孩子。

        老师指的是自愿来到山区小学支教的支教老师。

       学校工作与生活指的是洗刷刷项目、教学活动、免费午餐项目、物质管理与使用、校园环境与卫生、支教老师与学生的日常等方面。


〖一〗

        合理的利用学分制的管理对象、管理者以及管理媒介间的相互关系是学分制有效执行的基础。

 

        学分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日常文具的领取、奖品发放、期末奖学金、优秀学生评定等各种物质及精神奖励。

        通过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将学分与学生的日常紧密联系再一起是学分制管理的第一步,具体细节可如下安排:

        1、日常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擦、作业本在使用完的前提下可用学分找老师购买(价值5分)没有学分或者还未使用完不予换购。

        2、适时举办学分购物活动(学习用品、小玩具等)刺激学生,提高学分制的引导作用。(彝族年假期第一天举办学分购物活动,即可提高长假以来第一天上课的出勤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长假后学分制其它项目的运行。)

        3、期末由学分的排序评定奖学金。同时为了防止学分数获得较少的同学放弃努力,附加一条期末学分超过10分者即可获得神秘礼品,分数越高礼品越丰富。

        4、学分购物与日常学习用品学分换购所用的学分不累计在期末总学分中,期末总学分计算方式为个人所得总学分减去个人被扣学分。


〖二〗

        公平、公正、公开以及时效性是学分制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为此学分制的管理者需要做到以下要求:

        1、制作学分表公示于教室显眼的位置。

        2、加分或扣分需在学生公正下进行,并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表扬或批评,做到对事不对人。

        3、加分或扣分必需及时,不宜超过一个工作日。

        4、制定明确的学分奖惩规定并公示宣导,按规则办事。如遇特殊状况可与学生、老师一起探讨分析共同决策,并将最终决策加入学分奖惩规定。


〖三〗

        有目的的从德、智、音、体、美等方面制定学分奖惩规定,正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是学分制有效实行的重要手段。

        1、每读一页练习册、课文、试卷可加一学分。(每人每天包括周末均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2个学分)

        制定该规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每天都能保证指读一页练习册、课本、试卷等,通过每天坚持读一点点即积累词汇量同时不会因为指读的量太多而感到疲惫,当一定的量变达到质变时从最初的学分奖励演变成精神上的满足,从最初的引导学习升华为自主学习。

        2、一周满勤可加1个学分,迟到或请假扣1个学分,无故缺席扣2个学分。

        制定该规定的目的在于鼓励孩子们积极上学,保证出勤率才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特别是遇到赶集的日子。

        3、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相处更具实际情况酌情加分;同学之间闹矛盾者个扣一个学分,情节严重者如打架学分清零。

 

        制定该规定的目的在于引导教育孩子们要团结互助,在实施过程要特别注重正面教育。(当同学之间有团结互助的行为时要及时针对团结互助的行为进行表扬并且在学生公正下加1个学分;如果同学之间因为矛盾互相指责争吵甚至打架时,要先制止并互相道歉,问明原因后要正面引导,教育他们在下一次遇到该问题时需要如何处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更具情节在学生公正下扣除一定学分。)

        午饭的时候听到有同学在喊有人哭了,过来看到孩子正在哭泣先安慰一下她,再问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小明(化名)把他拌倒了,把小明叫过来他也承认是他拌的,但他不是故意的。这时我们没有去指责任何一个人只是让小明先道歉,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不小心把同学绊倒了,要主动把同学扶起来并且说对不起,如果同学没事,那就都没事了,如果有事又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过来找老师帮忙,孩子们知道怎么做以后就散开玩去了。这种时候孩子知道认错且情节不严重也可以不扣学分,但如果第二次还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就要辅以扣学分,让他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上列举了一些为实现一些教学目的而制定的学分奖惩规定,教师一定要记得有目的的从德、智、音、体、美等方面制定学分奖惩规定,在正面引导教育孩子时尽量不要指责,要针对具体事件告诉孩子下次再遇到时要如何解决,如果做错了要勇于承担并且主动道歉。


〖四〗

        学分制不仅仅能够从德、智、音、体、美等方面有效的正面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通过分析学分表上的数据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以及成长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当调整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

        学分制如何使用?还有什么更高阶层的意义?如何更好的推广使用?这里还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去探索。


 

版权所有 昭觉县凉善公益促进会  |  凉善公益促进会官方网站  |  | 蜀ICP备15027728号-1  技术支持:哈希曼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