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采红村晓明爱心小学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志愿者支教日记里的一句话“采红村真的有彩虹”。一直好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才会把简单的生活过出不一样的色彩。
一踏进校门,我就被操场左边的“留风墙”吸引住了,墙上高低不一的挂着五颜六色的瓶子,那是志愿者带着孩子们一起画的。每当山风吹过,校园里就会回荡着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是周子婕老师留在采红村晓明爱心小学的第二学期,两个学期以来,班上每个孩子的变化她都记在心里。从最初的不敢与老师对视、讲话,到现在可以愉快的和她沟通,交流,羞涩的表达自已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每一点小进步都会让她兴奋好久。

甘石林老师对于自已最初站上讲台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面对学前班的37个孩子,他除了紧张还是紧张。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小伙伴们轮流听他的课,课后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弥补不足之处。现在的甘老师已经褪去了最初的青涩,能够很好的把握一节课的课堂节奏了。

我们到的这天,姜妙璇老师正在给一年级的孩子发放单元测试的试卷。每念到一个孩子的名字,无论分数高低,姜老师都会给予鼓励,班上的其它孩子也会报以掌声。用姜老师的话说,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需要被关注,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一切,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陶黎斌老师刚到采红村晓明爱心小学时也在教学上遇到过困难,他自己认为很简单的知识,学生却掌握不了,通过教学反思,他开始调整思路,改变方法去配合孩子们的节奏。经过短时间的磨合,他已经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

采红村晓明爱心小学除了在教学上紧抓不放,在生活方面,也很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干净整洁的校园
饭前便后勤洗手

学会使用卫生纸

每天定时喝水

午餐时间不说话

放学路上不打闹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珍惜和感恩,改变捐赠物资的发放模式,采红村晓明爱心小学坚持每月一次“快乐商店”项目活动的开展。学校老师会通过学生的文明习惯、学习、生活、艺体活动几个方面设置评分标准,根据学生每天在学校的表现进行一个评比并打分,累计一个月,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综合积分,在“快乐商店”里兑换自己喜欢的“商品”。

“商店”里的商品多种多样,有学习用具、玩具,还有生活用品。

”这个好漂亮,我想要这个。可是好贵噢!”
“那平时就好好努力了,上课小嘴巴要安静,早操要整齐,每天不迟到”

“老师,我换了61分的东西。”
“老师,我能要这个吗?”
“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