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分类浏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凉善公益志愿者老师支教日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9  浏览次数:1076
核心提示:原来想象中的支教,每个孩子都怀着一双求知的眼神渴望地看着你,认认真真地学好你教给他们的每个知识点。可当你真正地来到这里进
         原来想象中的支教,每个孩子都怀着一双求知的眼神渴望地看着你,认认真真地学好你教给他们的每个知识点。可当你真正地来到这里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事情远远没有原先设想的那么顺利。

我在的乃拖村爱慕小学有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共90名学生,开学来主要发现的问题点有:学生基础薄弱、班级学生程度相差悬殊、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且没有家长的协助和支持。

针对学生的情况,并结合现有资源,我们研究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尝试:

 

一、全校分层次辅助教学

班级学生能力断层,水平相差悬殊,是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以学生能力为先的原则,我们全体老师在周六的时候,对全校的小学学生进行补课,并针对班级学生的水平,将现有的二、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进行补课:

高级班:主要对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辅导,如语文的一些修辞方法、写作手段等,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希望其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级班:主要进行口语交流能力的辅导训练。因为彝语的语法与汉语相差较大,大部分学生在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语序问题,如:“老师,篮球,一个,给我。”就好像我们说汉语的人平时在学英语时候的感受。

于是借鉴一些学英语的心得体会,开设类似于汉语口语的课程。如,第一节课的学习主题为”你好“(类似于英语用的第一课叫How are you),即平时在与陌生人第一次交流认识时,该如何有礼貌地进行交谈。课上要求学生两两组合,进行情景演练,一问一答,介绍自己的简单情况、兴趣爱好等,过程必须表达清楚且礼貌。

最后在进行文字书写的练习。接下来再进行以“在哪里”,“借东西”等主题的情景口语练习。

低级班:主要针对基础极差的高年级学生和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巩固其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希望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借助汉语拼音和字典等工具自主学习与阅读,能一点点慢慢地跟上班级同学的进度。

 

二、班级学习小组激励制度

班级基本按照“1好+1中+2差”安排座位,并指定一名组长。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合作作业,让基础稍好的同学带动差的同学思考,并可以以他们的方式进行讲解。如在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先按组发下一些有圆形口径的物体,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直径,周长和两者的比值,测量完成后到黑板上填写,又快又准的小组有相应的加分。

在进行小组讨论和尝试后,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方法,各组比赛的方法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若未进行分组教学,大部分学生不会进行主动思考并参与。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互动积极性,并发挥学生自身的监管能力。比如,平时简单的作业可以让组长先检查再收取,老师根据每组的作业,平时表现及考试情况,对于进步明显的组进行相应的奖励。比如两周统计一次,按照每组进步的多少,进步越多的组有权优先选择想坐的位置。

 

三、班级“红花小卖部”奖励制度

红花,是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表彰的制度。通常,老师会根据红花的多少给学生颁发相应的奖品。但是由于奖品的固定和单一,大部分学生逐渐对这个奖励机制失去兴趣,无法给学生一个学习上的刺激点。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并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于是在班级中开展“红花小卖部”奖励制度。

老师将每个学生获得的红花制作成红花兑换卡,并每周更新。  

老师每周选取一些日常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圆珠笔,字典,手套等,并标示红花价值,如一个红花一根铅笔,两个红花一个圆珠笔,8个红花一个大笔记本,15个红花一本字典等。每周班会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卡片上的红花数量自行选择“购买”。


 “一辈子仰赖别人善心度日的人,很不容易说出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别人通常不会问他们想要什么,即便真的问了,身处穷困的人也会认为人家根本不会想听真话。”——《蓝毛衣》


我害怕我的孩子们会被各种慈善,接济愚化,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种制度,杜绝每次平均分配物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并且,在红花小卖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更强了,他们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会向老师提出一些需求,比如相对于黑色的水笔,他们更喜欢蓝色的,铅笔芯他们更需要0.7的等等。偶尔增加一些小东西,会让孩子们更期待红花小卖部的开张。

 

对于孩子来说,好的品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比一分两分的成绩重要得多。可能现在的一点点举措,并不能在它们的成绩上直接得体现出来,但是,我相信,每个老师的用心,孩子们都能感受得到。

有时候,我想,我们支教,并不是在直接支教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在支教未来。当现在的孩子能真正感受到在学校的生活是快乐自在的,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比如,在遇到外人的时候,它们的父母无法应对,而他们却能轻松地交谈,帮上忙,或者在遇到一些生活小常识的时候,他们会想起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一些知识。这时,他们就会意识到学校学习的重要性。

可是,也许,那个时候,他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来不及了,那么他们就会更加重视他们下一代的教育。这也就是我认为的,看远一点,支教,并不是支教当下,而可能是更长远的下一代。 


 

支教日记

又是一学期期末,我们在这里分享支教老师们的教学心得和感悟,在这里聆听支教老师们和学生间的趣事和感动,在这里记录支教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成长。2016年的秋天和冬天,你收获了什么?

本篇文章是来自凉善公益乃拖村爱慕小学支教老师范娴琪的分享。范娴琪老师从2016年9月开始在凉山支教,至今已累计支教一学期。

 

版权所有 昭觉县凉善公益促进会  |  凉善公益促进会官方网站  |  | 蜀ICP备15027728号-1  技术支持:哈希曼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