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分类浏览
 
 

意义——凉善公益志愿者风采展示之尔拖小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5  浏览次数:1062
核心提示:立夏时节的凉山,蔚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阳光已变得格外刺眼,天气也越发的炎热。清晨,尔拖村小学教室的窗外满眼翠绿,窗台

立夏时节的凉山,蔚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阳光已变得格外刺眼,天气也越发的炎热。清晨,尔拖村小学教室的窗外满眼翠绿,窗台上学生送来的大索玛花骨朵在这里绽放,开的正艳。安静了一晚上的大山,在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嬉笑声中,又焕发了活力。

一桶水的意义。由于学校教室不够用,村里的仓库便被占用,成为了尔拖村小学学前班、一年级的教室。而这个“分校区”由于经常停水,支教老师刘佳敏、洪宇和高年级的学生一起,从“主校区”提水过来,满足学生日常的饮水和洗漱。

一顿饭的意义。每天中午,全校两百多名学生会在“分校区”排好队,支教老师们会帮学生轮流打饭,吃“免费午餐”。而有时候可能饭菜分量做少了,支教老师郭培为了让学生们吃饱,会默默的拿着自己空空的碗筷回到宿舍,泡一袋方便面,然后说“蛮好吃的。”

课间的意义。课间,学生们在支教老师划定的跳皮筋区、打弹珠区、篮球区等指定区域内进行活动。第二节课下课,是武术广播体操“旭日东升”的时间。午餐后,是学生们的午休时间。

夜晚的意义。每天晚上,支教老师们都会来到教室批改作业、准备教案。六年级由于马上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任课的两个支教老师郭培、洪宇每天晚上给愿意留下补课的同学上课。

而学校的意义,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孩子们感受爱、学会爱的地方。而支教老师的到来,让教室的砖瓦水泥不再只是冰冷。那仓库大棚里的教室,也因为支教老师的认真努力和学生们的书声朗朗,变得倍加温暖。

尔拖村小学现有学前班,一、二、三、六年级五个年级,共207名学生,其中男生96人,女生111人。本学期有7名志愿者负责语、数、音、体、美、彝文等所有科目的教学,他们分别是:来自四川的马尔卡和周宇翔,江苏的郭培和洪宇,内蒙古的刘佳敏和王清,陕西的刘辰朝。

 

 

版权所有 昭觉县凉善公益促进会  |  凉善公益促进会官方网站  |  | 蜀ICP备15027728号-1  技术支持:哈希曼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