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当学校后的云海还没散去,学生和老乡们就背着几十上百斤柴到了学校。对于这所没有通电的地方,柴成为了这里村民和支教老师们生火做饭必不可少的物资。而学校的柴都由学生和村民定期往学校背,张婵娟老师试着背了一下一捆柴根本站不起来,说:这柴烧的百感交集……一个村民由于背柴手指受了伤,张婵娟和蔡思怡连忙拿来了酒精和创口贴帮村民包扎。





早读前,学生们在老师的监督下,开始了到校第一件事:洗刷刷。刷牙、洗手、洗脸,洗干净后的孩子们,回到教室准备上课,而他们在阳光下,和这里空气一样纯净的笑容,天真烂漫。



课堂上,蔡思怡老师和刘东洋老师的教学中充满了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夸张可爱的表情和讲述,学生们也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学校里传出去的朗朗书声和回答问题的声音在这个僻静的山间、小村里回荡。


下课后,针对学生基础不同,张婵娟老师和张孝超老师耐心的一对一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补习。按学校作息表是四点半放学,而为了让学生完成功课,实际放学的时间往往都是五点多甚至更晚。




早晨,课间,免费午餐后,放学后,这都是学生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学生们从规定的体育器材处向张孝超和刘东洋老师申请并拿体育用品,用完后放回原来的位置。同时,乃拖篮球队的训练也在刘教练的带领下进行中,刘教练会先带领学生们观看篮球技巧的视频学习,然后再带领队员们进行实操训练,悉心的讲解每一个动作。






在云的那边,孩子们也有他们的梦想,四位支教老师也日以继夜的在努力着,希望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们可以走出大山。学生在他们的梦想里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